癌癥飲食
癌癥飲食
定 義
本飲食是一可以降低癌癥發生機率,并配合癌癥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的飲食。
(一)預防癌病的飲食原則
1. 采用均衡營養的飲食,維持適當體重。
2. 每日應攝取5份以上各式蔬菜水果。
3. 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如水果、蔬菜、全谷類及干豆類。
4. 多攝食含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如深綠色、深黃色之蔬菜、水果。
5. 多攝食含維生素C者,如蕃石榴、柑橘類、木瓜、新鮮綠葉蔬菜。
6. 避免高脂肪飲食。
7. 油脂避免高溫油炸及反復多次使用。
8. 多選擇新鮮及自然食物,少食用鹽腌、煙熏、碳烤或加硝制的食物。
9. 避免太燙或較刺激性的食物。
10. 避免吃發霉的食物。
11..如飲酒,應限量。
12.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二)癌病治療飲食原則
目 的
1. 預防體重減輕或避免體重減輕過多。
2. 修補因治療所產生的損傷,促進新組織的建造。
3. 增加患者對各種治療的接受能力,及對感染的抵抗力。
4. 減輕治療引起之副作用及預防因營養不良引起的并發癥。
5. 使病患感覺較舒暢、體力較充沛。
6. 提升生活質量
一般原則
1. 少量多餐感覺到餓時,可隨時進食。正餐時間吃固體食物,點心時間補充液體食物
避免過度飽脹感
2. 鼓勵在身體較舒適時多攝食,例如:接受化療之前或兩次治療之間。以攝
取足夠的食物。
3. 高營養濃度的食物或喜愛的食物優先進食。
注意飲食的均衡,維持良好的營養及各種保健活動,以保持體重(請參考附錄四)
增強抵抗力。
4. 在治療期間,依各人對治療反應程度的不同,隨時作飲食上的調整,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5. 不可聽信偏方造成飲食不當,引起營養不良。
6. 因攝食量不足,造成體重嚴重減輕時(如減輕量高達平時體重之2%/周,5%/月,7.5%/3月,10%/半年),則應積極采用管灌或靜脈營養補充。
7. 遵照醫師或營養師指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或礦物質。
8. 定期回醫院作追蹤檢查,如有病痛或營養問題,應立刻請教醫師或營養師,以免延誤。
癌病患者因疾病或接受抗癌治療而造成癥狀之飲食原則及改善方法
癥 狀
飲 食 原 則 及 改 善 方 法
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1. 少量多餐,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點心、飲料或營養補充品,隨時感覺到餓時,可隨時進食。
2. 嘗試用各種溫和的調味料,經常變化烹調方式與型態,注意色、香、味的調配以增加食欲。
3. 正餐先食用固體食物,點心再飲用液體湯汁或飲料。
4. 進餐時,應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輕松的環境。
5. 用餐前做適度的活動或食用少許開胃食物。
6. 感覺疲勞,應休息片刻,待體力恢復后再進食;盡量少由患者自己烹調油膩的食物,否則可能會影響食欲。
7. 為補充營養,強迫自己努力進食。
8. 遵醫囑服用增加食欲的藥,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
惡心、嘔吐
1. 可飲用清淡、冰冷的飲料,食用酸味、咸味較強的食物可減輕癥狀。嚴重嘔吐時,可經由醫師處方,服用止吐劑。
2. 避免太甜或太油膩的食物。
3. 在起床前后及運動前吃較干的食物,如餅干或吐司可抑制惡心,運動后勿立即進食。
4. 避免同時攝食冷、熱的食物,否則易刺激嘔吐。
5.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或腹脹。
6. 飲料最好在飯前30~60分鐘飲用,并以吸管吸吮為宜。
7. 在接受放射或化學治療前二小時內應避免進食,以防止嘔吐。
8. 應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平衡。
9. 飯后可適度休息,但勿平躺。
10.遠離有油煙味或異味的地方。
味覺改變
1. 癌病通常會降低味蕾對甜、酸的敏感度,增加對苦的敏感。糖或檸檬可加強甜味及酸味,烹調時可多采用,避免食用苦味強的食物,如芥菜。
2. 選用味道較濃的食品,例如:香菇、洋蔥。
3. 為增加肉類的接受性,在烹調前,可先用少許酒、果汁浸泡或混入其它食物中供應。
4. 經常變換食物質地、菜色的搭配及烹調方法等以增強嗅覺、視覺上的刺激,彌補味覺的不足。
5. 若覺得肉類具有苦味,可采冷盤方式或用濃調味料來降低苦味,亦可用蛋、奶制品、豆類、豆制品或干果類取代之,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
口干
1. 為減低口干的感覺可口含冰塊。咀嚼口香糖、飲用淡茶、檸檬汁或高熱量飲料等。
2. 避免調味太濃的食物,如太甜太咸或辣的食物;含酒精的飲料亦應避免。
3. 食物應制成較滑潤的型態,如果凍、肉泥凍、布丁等;亦可和肉汁、肉湯或飲料一起進食,有助于吞咽。
4.將食物拌入湯汁或以芶芡方式烹調食物有助于吞咽。燴飯,如:海鮮燴飯;湯面類,如:餛飩湯面、文蛤面線。將餅干、面包浸入牛奶中食用等
5. 常漱口但不可濫用漱口藥水,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口腔感染,亦可保護牙齒。
6. 避免用口呼吸,必要時,可用人工唾液減少口干的感覺。
口腔潰瘍
1. 避免酒、碳酸類飲料、酸味強、調味太濃、腌制、溫度過高或粗糙生硬的食物,以減低口腔灼熱感或疼痛感。
2. 吃較涼食物,且避免過度粗糙、生硬、腌漬、太酸或太黏的食物
3. 細嚼慢咽。
4. 選擇質地較嫩、細碎的食物。乳制品:酸奶.布丁.奶昔。水果類:香蕉.木瓜.果泥等。肉類:絞肉.豆腐.豆花.鮮魚.蒸蛋。蔬菜類:冬瓜.黃瓜.瓜類.包菜.地瓜業等
主食類:稀飯.細面.冬粉.西谷米.地瓜.土豆.煮爛麥片.紅豆.綠豆等
5. 避免刺激性食物。酒精飲料.碳酸飲料.酸味強之果汁.調味太重辛香料等
6. 補充綜合維生素B。
7. 利用吸管吸吮液體食物。
8. 嚴重時,使用鼻胃管灌食。
吞咽困難
1. 正餐或點心盡量選擇質軟、細碎的食物,并以芶芡方式烹調,或與肉汁、肉湯等同時進食可幫助吞咽。
2. 可采用流質營養補充品或管灌飲食。
腹瀉、腹痛、腹部痙攣
1. 避免食用粗糙、多纖維、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高麗菜、花椰菜、青花菜、啤酒、牛奶、碳酸飲料等。
2. 以少量多餐.替代三餐
3. 避免攝取過量的油脂、油炸或太甜的食物。腹瀉嚴重時,需考慮用清流飲食,如米湯、清肉湯、果汁或淡茶等。
4. 纖維含量低的食物,如酸奶.白米飯.面條.米糊.麥粉.水煮蛋.魚肉.瘦肉.蘋果泥.香蕉等皆有緩瀉效果
5. 避色食用刺激性的食品或調味品。
6. 食物溫度不可太熱或太冷。
腹脹
1. 避免食用易產氣、粗糙、多纖維的食物,如豆類、洋蔥、馬鈴薯、牛奶、碳酸飲料等。
2. 正餐中不要喝太多湯汁及飲料,最好在餐前30~60分鐘飲用。
3. 少量多餐。
4. 勿食口香糖,進食時勿講話以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5. 輕微運動或散步可減輕腹脹感。
便秘
1. 選用含纖維質多的蔬菜、水果、全谷類、麩皮、紅豆、綠豆等食物。
2. 多喝水或含渣的果菜汁、果汁(連渣)。
3. 早晨空腹喝,喝一杯開水、檸檬水或梅干汁(prune juice)可助排便。
4. 放松緊張、憂郁的情緒,做適度運動,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貧血及維生素缺乏癥
1. 針對其癥狀及因素,給予治療和食物的補充。
2. 遵醫囑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
廈門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